网站导航 欢迎光临医睿云影像平台
行业资讯
在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下,医疗服务的支付方(比如医保制度),对医疗服务制度的发展长期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导致我国医疗行业改革一直无法贴近被服务方(病人)需求,创新举步维艰。近年来,随着病人为自己疾病和保健所支付的费用越来越多(自费内容),病人支付服务费用比例越来越大,病人参与拥有话语权和选择权也越明确、越主动。这一发展极大推动了“互联网+”医疗服务在我国的发展。 本文以美国“互联网+远程医疗”应用发展为例,分析讲解我国发展“互联网+远程医疗”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的发展历程及应用现状 美国在经历了20多年的争议后,远程医疗服务最终被接受和认可。而纵观美国远程医疗服务发展过程,最终能得到人们青睐和认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01 远程医疗的独特优势和实用性备受美国人民青睐 优质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仅有体验感还不够,应当让用户有获得感。 最新一份企业福利调研报告显示:96%的大型企业愿意为雇员支付远程医疗服务费,56%的雇主愿意为雇员提供远程精神心理咨询,方便雇员就诊服务(精神压力综合症已经成为社会“流行病”)。 众所周知,去医院看病不仅耗...
2022-04-27
智慧医疗就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创新技术为基础,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解决各方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构建智慧化医疗服务生态体系,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效率和患者就医体验。 智慧医疗最终的状态,是全面的信息化、实时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动态服务,具有互联性、协作性、预防性、普及性、创新性、可靠性等特点。 智慧医疗的建设一直都是政策支持的重点内容,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政策支持的侧重点体现了智慧医疗的整体发展趋势,从建设信息化基础到“互联网+医疗健康”,再到智慧医院、智慧医疗,逐步打通“医、药、险”各个环节。 医疗信息化是智慧医疗的基础,建设逐渐完善,各类业务应用终端总数超过500个的医院占比已接近半数,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硬件、数据和推广经验,打通了院内外应用通道,为智慧医疗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医疗信息化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从以财务为核心到以诊疗为核心的拓展,目前正处于从数据集成向数据共享的拓展,市场可提供的服务类型涵盖各个方面,市场规模也逐年增长,预计2022年可达221.5亿元。 来源|综合易观分析公开...
2022-04-25
医院完整的业务流程是怎样的? 了解了工作流程,我们就更容易理解信息化系统是怎么运作的。 其实,医院是信息化“重度”应用的场景,大部分工作都离不开IT系统的支撑,断网或者系统瘫痪对于业务的影响,可想而知。 ▌传统的医院信息化系统,都有哪些? HIS,医院信息系统:我们听的最多,广义的HIS是覆盖医院所有业务和业务全过程的信息管理系统,狭义的HIS主要包括门诊挂号收费、入出院管理、药房分诊”几大功能。 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也很耳熟能详,很多人喜欢拿这个业务来举例,说明网络带宽的重要性云云,存储扩展性云云。PACS主要包括影像数据存储、报告管理、影响数据分析等。 LIS,检验信息系统:主要为医院的检验科室服务,包括检验工作站、采血流程管理、试剂管理、报告管理等等。 CIS,临床信息系统:门诊医生工作站、住院医生工作站等等 NIS,护士信息系统:护理记录、体温单…… RIS,放射科信息系统 CSS,手术麻醉系统 …… 很多医院信息化的现状都是近百个业务系统,数十个合作厂商。 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到医院中各类业务系统全貌和耦合关系。 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新趋势 新型数字...
2022-04-27
视频讲座
名家名篇
影像病案室
专业书刊
数字影像
影像人物
罗全勇,核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国医促会甲状腺疾病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治疗学组委员、上海医学会核医学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专业委员委员、上海市核学会理事、《肿瘤影像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常务编委...
詹维伟,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于超声医学工作,目前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超声诊断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北院超声诊断科主任、瑞金临床医学院超声教研组主任。2012年获全国优秀超声医学专家及上海市十佳医技工作者、2016年获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授予的“中国杰出超声医师”称号。主要社会职务有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浅表器官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
曹卫,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2007年任美国著名斯隆-凯特林肿瘤中心核医学访问学者,2018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高级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网络与科普宣传工作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交流局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教育部归国人员启动基金、华中科技大学医工交叉项...
王建卫,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研究生生导师。07-08年在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医学院放射科任访问学者,在著名的I-ELCAP(国际肺癌早期行动计划项目)从事肺癌筛查相关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国后成为国内首批大规模开展肺癌筛查的影像专家。擅长肺癌等胸部肿瘤影像诊断和肺结节的解读,特别是对于肺磨玻璃结节,不仅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研究,而且...
方凤宁,198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医学部本科硕士(原卫生部直属院校白求恩医科大学),为河北省首位核医学硕士。中华医学会河北省核医学会委员,中国免疫学会会员,京津冀甲亢疑难症MDT成员。研究方向:甲状腺病(顽固性甲亢、甲亢伴肝功能受损、甲亢伴粒细胞减少、甲亢伴房颤、甲亢伴心功能不全)等甲状腺疾病、顽固性皮肤病(疤痕疙瘩、血管瘤、足底胼胝、局限性疣类如寻常疣、跖疣、扁平疣等、神经性皮炎等)的治疗。...
籍贯:山西忻州学习经历: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工作经历:2003年参加工作,在北医三院进行规范化培训学习一年半,期间学习了介入性治疗,CT、MR诊断;后于中日友好医院进一步学习影像医学;2006年开始从事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乳腺钼靶、CT、新生儿疾病影像诊断工作;2014年于上海复旦大学红房子妇产科医院进行学习交流。现在于北京妇产医院西院区(骑河楼院区)工作日出影像介入门诊,临床工作方向为无...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业委员会治疗学组秘书,天津市抗衰老协会中青年医师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抗癌协会甲状腺肿瘤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中晚期甲状腺癌的碘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核素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计划与疗效评估,以及各种良恶性肿瘤PET-CT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期、疗效评估等。承担或参研省部级及院校级课题多项,多次参加全国肿瘤及核医学学术会议并做大会发言及壁报交流,发表中华系列及SCI论文1...
主治医师,就读于承德医学院,就职于大型三级甲甲等医院15余年,从事CT,核磁共振成像(MRI),X光医学影像诊断工作。国家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带教。在国家级别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头颅诊断书籍一部,参与国家级医学专利一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一项。
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本硕连读班,先后获得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影像医学硕士学位和人体解剖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工作。为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第一届肌骨超声委员会委员,第二届浅表器官超声委员会委员,海医会介入超声委员会委员。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包括European Radiology...
医院指南
影像协会
人才招聘
医睿云影像平台
IPC备案号
在手机上浏览